第三个字是共的成语大全列表
第3个是共的成语
    共在第三个的成语解释
- 分甘共苦 同享幸福,分担艰苦。
 - 分形共气 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。后亦用于兄弟间。
 - 风雨共舟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。
 - 和衷共济 衷:内心;济:渡。大家一条心,共同渡过江河。比喻同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
 - 合衷共济 犹言同心协力。
 - 鹿车共挽 鹿车:古时的一种小车;挽:拉。旧时称赞夫妻同心,安贫乐道。
 - 连枝共冢 比喻爱情坚贞不渝。
 - 牛骥共牢 骥:好马。牛跟马同槽。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。
 - 奇文共赏 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。
 - 人神共愤 人和神都愤恨。形容民愤极大。
 - 人所共知 人人都知道。
 - 人神共嫉 人与神都憎恨厌恶。极言民怨之甚。
 - 首尾共济 济:帮助;救济。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。
 - 同文共轨 同文: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;共轨:全国车辙阔狭相同。统一文字,统一车辙。比喻国家统一。
 - 同舟共济 舟:船;济:渡,过洒。坐一条船,共同渡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。也比喻利害相同。
 - 同生共死 生死与共,形容情谊极深。
 - 同声共气 比喻亲密无间,志趣相合。
 - 同文共规 比喻国家统一。同“同文共轨”。
 - 同心共胆 心志一致。亦作“同心合胆”。
 - 同心共济 指齐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亦作“同心协济”。
 - 同源共流 有同一源头、流向。比喻同一,统一。
 - 同舟共命 比喻命运相同,利害一致。
 - 同休共戚 ①指同欢乐共忧患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一致。②偏指共患难。亦作“同休等戚”。
 - 同音共律 音律相同。比喻关系密切。
 - 雅俗共赏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,又通俗,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。
 - 有目共睹 睹:看见。指非常明显,谁都看得见。
 - 有目共见 指人人都看见,极其明显。
 - 众目共睹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。形容非常明显。亦作“众目共视”、“众目具瞻”。
 - 众所共知 众:很多人。大家普遍知道的。
 - 同甘共苦 甘:甜。共同享受幸福,共同担当艰苦。
 - 通无共有 指互相接济;互通有无。同“通共有无”。
 - 同床共枕 指同床并头而眠。多指夫妻生活。
 - 同胞共气 喻指亲兄弟。
 - 通忧共患 共同承担忧患。
 - 同恶共济 坏人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。同“同恶相济”。
 - 松萝共倚 女萝多附生于松树,故因以比喻夫妻相处和睦融洽。
 - 天人共鉴 鉴:审察。天公、众人皆可审察。表示诚实无欺。
 - 同条共贯 条:枝条;贯:钱串。长在同一枝条上。比喻事理相通,脉络连贯。
 - 有目共赏 赏:称赞。谁看见了都称赞。
 - 众目共视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。形容非常明显。同“众目共睹”。
 - 车轨共文 文;文字。车轨统一,文字一致。比喻统一一致
 - 芝艾共焚 比喻贵贱、贤愚、良莠同归于尽
 - 两虎共斗 斗:争斗。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。
 - 神人共悦 神:神灵;悦:高兴。天神和凡人都感到高兴。形容太平景象
 - 朝夕共处 朝:早晨。从早到晚都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
 
第三个字是共的成语接龙、出处
第3个是共的成语接龙
    共在第三个的成语出处
- 分甘共苦 《晋书·应詹传》:“詹与分甘共苦,情若兄弟。”
 - 分形共气 《梁书·武陵王纪传》:“友于兄弟,分形共气。”
 - 风雨共舟 他俩平日相处虽不甚和睦,但在面临共同危难之时,还是风雨共舟,患难与共。
 - 和衷共济 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同寅协恭和衷哉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
 - 合衷共济 谢彬《民国政党史》第四节:“进步党亦感两党提携之必要,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济。”
 - 鹿车共挽 《后汉书·鲍宣妻传》:“妻乃悉归侍御服饰,更著短布裳,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。”
 - 连枝共冢 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第11卷:“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,旬日而大盈抱,屈体相就,根交于下,枝错于上。”
 - 牛骥共牢 《晋书·张载传》:“及其无事也,则牛骥共牢,利钝齐列,而无长涂犀革以决之,此离朱与瞽者同眼之说也。”
 - 奇文共赏 晋·陶潜《移居》诗:“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析。”